智能手机不仅是人类沟通的重要工具,甚至开始承担起支付的重任。基于移动平台的在线支付工具已经非常普及,包括国外的PayPal、Venmo,国内的支付宝、银联钱包等等,而苹果、三星、谷歌等巨头目前专注于手机接近式移动支付,旨在代替传统的现金和信用卡。但是,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便是安全性。
移动支付的安全性似乎面临一些质疑。一份报告显示,即便是以指纹支付验证为基础的ApplePay,黑客也能够通过一些手段绕过其验证系统。那么,究竟有什么有效的方式能够保护手机钱包、手机支付应用的安全性呢?不妨参考下面几个重点:
1. 双重身份验证
双重身份验证的好处在于,即便用户登录了手机支付应用,输入密码后,仍需输入验证码才能完成支付。也就是说,如果有人知道你的支付账户和密码,希望通过网页进行支付,没有验证码依然是无法实现的;而即便手机被盗,小偷基本上也不会知道你的密码,所以无从下手。
2. 使用官方应用商店的支付应用
显然,越狱后的iOS设备及Android设备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,主要来自于非官方验证的应用。所以,不要从任何非官方应用商店下载安装支付应用,因为它们都可能存在盗取用户信息的恶意代码。
3. 加强设备本身安全性
如果你的手机内置指纹传感器、同时支付应用又支持指纹验证的话,那么一定要开启这项功能;如果不支持,最起码要设置一个额外的锁屏密码。另外,安全专家还建议用户查看手机的隐私设置,确保应用程序访问权限的合理性。
4. 使用信用卡而非借记卡
如果使用手机支付应用购物,在允许的情况下,尽量将信用卡绑定到支付应用中,而非借记卡。主要原因在于,一般银行的信用卡都拥有补偿条例,比如用户遭到盗刷时可补偿一定金额,但借记卡往往没有。
5. 使用可信任的因特网连接
如果是在咖啡厅、餐厅等公共区域,建议不要使用公共WIFI进行支付。因为一些黑客往往喜欢潜伏于此,通过骇入安全性较低的公共无线网络来获取用户信息。即便你的支付信息是加密的,也有可能被手段高超的黑客破解,从而获得支付账户、卡号、密码等信息。
6. 设置账户更改警报
通常来说,支付服务都拥有一些账户改变警告的通知设定,比如改变密码、支付行为、绑定手机终端等等,将这些服务都开启,有助于我们即时了解支付账户的变化。同理,信用卡也广泛支持消费短信、微信提醒服务。
7. 确定转账人信息
这个部分其实不仅仅适用于手机支付,任何线上、线下的转账,都应该首选确定好转账人的信息。不要轻信一些所谓“房东”、“好友”,一定要在充分确认对方身份时,再进行转账。